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刘备 > 孙权 > 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两家盟好为何还要损毁周瑜

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两家盟好为何还要损毁周瑜

未知 时间: 浏览:0

赤壁之战,周瑜率军打败曹操,取得了孙、刘联军生死存亡的决定性胜利。但刘备虽然消除了性命之忧,却几乎要被边缘化,仍然需要仰仗他人鼻息过日子。刘备虽然有了江南四郡,但这些地方当时还属于边远地区,生产力落后,根本就不能和中原地区的郡县相比。不得已,刘备只好到东吴向孙权去借荆州江北之地。刘备这趟差事去的太值了,他不但让孙权给了他一个荆州刺史的名号,还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江北之地,以至于曹操听说后,正在写字的笔都掉到了地上。这样一件高兴事,刘备应该对东吴君臣感激才对,却不知在孙权为他送别的宴会后,刘备却对孙权说:“周瑜这个人文韬武略,是万里挑一的精英,看他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恐怕不会长久地做他人的臣子。”孙权究竟有没有向心里去不得而知,又因为周瑜不多久就死了,这事情也就难以验证。但有一条,就像孙权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周瑜,他孙权是当不上皇帝的。所以,刘备这句话,纯粹是在挑拨人家的君臣关系。两个关系正在蜜月期的政治盟友,刘备又得到了人家那么大的好处,为什么要离间人家君臣之间的关系呢?

 

 

(周瑜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周瑜差点儿坏了刘备好事

刘备借荆州,孙权是有过权衡的。赤壁之战胜利后,曹操仍然占有荆州江北土地,周瑜继续进兵,历时一年有余,终于打败曹仁,占领江陵。这样一来,周瑜就成了南郡太守,驻守江陵。刘备虽然名为荆州刺史,但属于南郡的仅仅有一个公安县。虽然有江南四郡,但那儿地广人稀,生产力落后,如果没有江北之地,也不过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土皇帝而已。因此他不惜冒险一试,去京口向孙权借江北土地。周瑜给孙权上疏说:“刘备是一个天下枭雄,又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一定不会长期屈服,受人支配。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应当是把刘备迁移安置到吴郡,大兴土木为他建造宫室,多送给他一些美女和珍奇玩物,使他安逸享受,再把关羽、张飞分开,把他们放到不同的地方,让像我这样的人指挥他们一块儿作战,大事就可以安定了。现在分割土地来资助他们,这三个人聚在一起,都在边界地方,恐怕蛟龙得到了云雨,最终就不是水池可以容纳得了的。”吕范等人也劝孙权留下刘备,也就是把刘备软禁在东吴。不过,东吴人的意见并不一致,鲁肃提出了不同意见。鲁肃认为,孙权虽然以神武闻名于世,但“曹操的威力仍然很重。东吴的力量刚刚进入荆州,恩德和信义并不为荆州人知道并认可,应该将土地借给刘备,让他对荆州人进行安抚。这样就会让曹操多一个敌人,而我们就会多一个同盟,这才是上计。”孙权没有采纳周瑜的计策,而是听从了鲁肃的话,借给了刘备江北之地。

应该说,孙权没有听取周瑜的建议,是孙权的短视,对于这件事情,孙权是后悔的。《三国志•吕蒙传》当中有一句话,说鲁肃劝孙权借地给刘备,是他的一个短处,充分证明在这件事情上孙权最终是否定鲁肃的,人死了都不能忘怀。

 

 

(孙权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周瑜是横在面前的一座大山,刘备难以逾越

诸葛亮给刘备规划的战略是据有荆州,寻机夺取西川,形成天下三分,最后图谋全国,这就是后人称之为“隆中对”的大计。刘备借得了荆州,这让他实现大计有了基础,然而,要实现这一计划,刘备还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这就是周瑜。这时候曹操新败,想要阻止刘备取川鞭长莫及,孙权这个人短视,鲁肃其人雄心不足,谁能阻止刘备取川呢?唯有周瑜。阻止刘备取川,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刘备一步夺取西川。于是周瑜回到都城见孙权说:“如今曹操新败,更大的忧愁还在内部,没有能力和将军进行大规模的战事。我乞求和奋威将军(孙瑜)一道进军蜀地,夺取蜀地后再兼并张鲁。然后留下奋威将军牢牢地守在那儿,以便和马超相互声援。我回来和将军占据襄阳进迫曹操,北方就有被攻克的希望了。”孙权同意了这个计划,只可惜周瑜病死了,孙权也暂时终止了这一计划。后来孙权还是提出了这一计划,打算和刘备一道取蜀,刘备千方百计阻挠,孙权无可奈何,只得放弃。等到刘备入川,孙权知道中计,但刘备已有荆州之地,只能眼看着刘备夺取益州。假如周瑜在,即便是将荆州借给刘备,周瑜也会在这儿驻军,那时候不是孙权的行动要受刘备限制,而是刘备的行动时时会受到周瑜的限制。

所以说,周瑜是刘备的劲敌,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战略上,有周瑜在,刘备不可能成事。正因为如此,刘备才会挑拨东吴的君臣关系,一旦孙权产生疑心,担心周瑜尾大不掉,限制周瑜的权力,刘备就会有机可乘。这就是刘备诋毁周瑜的根本目的。

 

 

(刘备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刘备已经把孙权当做对手。

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既是自己不自信的表现,也是对形势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赤壁之战后,东吴两路大军齐攻江北,一路由周瑜进攻江陵,一路由孙权亲帅大军攻击合肥,无论是哪一路,曹操都派不出军队支援,这究竟是为什么?曹操派不出军队来了。尤其是战船烧毁,曹操根本就没有力量过江。刘备对这种形式的判断却非常准确,所以这段时间他既没有北上攻击曹操,也没有西上夺取西川,而是闷头发展荆州,夺取和巩固江南四郡。实际上,从建安十五年到建安十八年,三家相互之间并没有大动干戈,但真正没有事的只有东吴。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曹操在关中平定了马超、韩遂等军阀叛乱。这段话意在说明,刘备知道,短时间内曹操不是他的主要敌人,荆州是三家必争,一个上下一致的吴国才是他的现实之患。短时间内,刘备没有能力对东吴有所作为,和人家撕破脸,道义上也说不过去,用这种说贴心话的方式挑拨离间,有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从而导致东吴人的“内乱”。如果一句话能削弱他人的力量,刘备又为什么不为呢?假如不起作用,刘备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周瑜独立的可能性成立不成立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成立。孙策过江夺取江南之地,周瑜是带着兵迎接孙策的,后来配合孙策作战,功劳甚多,逐渐成为孙策向西发展的统兵大将。就是说,周瑜自己手里有兵,具备了独立发展的一切条件。但是,孙策死后,周瑜主动以臣子之礼拥戴孙权上位,可以说孙权能不能坐住东吴君主这把交椅,关键要看张昭和周瑜,而周瑜手里用兵,某些方面说更为重要。在这个时候人家不自立,会等到孙权坐稳了君主之位再自立吗?曹操曾经派蒋干试探拉拢过周瑜,人们对这件事存在没有异议,分歧在于时间点,即赤壁之战前还是后。不管怎么说,曹操是知道周瑜这个人的才干的。假如孙策死后周瑜要自立,曹操必定会给他一个不低于孙权的职位,毕竟江南有两个诸侯要比一人说了算对他更有利。

刘备挑拨离间这句话《三国志》没记载,那么它成立不成立呢?应该是成立的。《三国志》不写,是因为这是两个人的话,周瑜又早死,此事根本就无法验证。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