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朝鲜族 > 中国的朝鲜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中国的朝鲜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未知 时间: 浏览:0

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朝族、韩民族,主要分布于今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和韩国,朝鲜族也是两国的单一主体民族。

除了上述两国,世界上朝鲜族分布最广泛的还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美国。

 

(中国东北的朝鲜族)

生活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和半岛两国的朝鲜族同根同祖,一脉相承。所以说讨论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则离不开它的本源,即朝鲜族的形成轨迹。

朝鲜族的来源

——据考证,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最早居民是秽和韩,这两种人也是朝鲜民族的主源,两种族共同开创了半岛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灿烂文明。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商、周时期),居住在辽东地区的东夷人,开始往辽东半岛迁徙。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又制八条之教。”

事实上,除了《后汉书》,三国古籍《三国志》也有相同记述,即箕子东走建朝鲜这段历史

这说明古朝鲜是由箕子率领的一支东夷人和原半岛上的土著秽人结合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箕子东走建朝鲜这一说法目前在史学界还存有争议,即承认和否认。

虽有争议,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朝鲜列传》中,则是明确记载了当时的朝鲜侯姓箕,从而也更加印证了,箕子东走建朝鲜这一说。

——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居住在北方的燕国人攻陷了辽东半岛,进而占据了古朝鲜西部广大地区,如此一来,居住在辽东半岛的东夷人和占领者燕人融合形成了新燕人。

秦始皇灭掉燕国后,这一部分人便成了秦朝的子民,即成了汉族的一部分。而此时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原东夷人则继续和当地的秽人融合,进而逐步形成了古代的朝鲜族。

——公元前二世纪,秦汉初,中原大乱,战火不断,居住在辽东半岛一带的人们纷纷涌向朝鲜一带避祸。此时,原燕人后代卫满在朝鲜半岛西北部自立为王,建立卫氏朝鲜。也是自那时起北方民族不断开始进入半岛南部。

——公元前108年(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出兵灭掉卫氏朝鲜,并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乐浪等郡县管辖该地。

——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原居住在鸭绿江流域的高句丽人部分南下与半岛南部的韩人结合建立了百济国。除了百济,彼时的半岛还有一小国——新罗。

 

(初唐时,半岛形势图)

——公元七世纪(唐朝时期),唐朝和新罗联合,灭掉了半岛上的百济等国。不久唐军撤出,新罗基本统一了朝鲜半岛。

——公元十世纪初(北宋时期),王建创立高丽王朝,新罗人改称高丽人。

——公元十四世纪(明朝时期),李成桂在朝鲜建立李氏王朝,生活在半岛上的民族开始改称朝鲜族。

通过以上的演变不难发现,朝鲜族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亦是在历史长河里不断融合其他民族发展的一个过程。

 

(图们江)

而我国的朝鲜族则是从清朝时期,才有朝鲜半岛迁入,是一个跨境民族。

有清一朝,清廷为了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治,将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大量迁移到全国各地,由此造成东北地区变得人稀荒芜。与此同时,生活在边境线另一侧的朝鲜人则开始冒着生命危险度过图们江进入清朝境内,后逐步形成了我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

而朝鲜族大量迁入中国东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十年。

1850年开始,李氏王朝开始摇摇欲坠,对内,统治日益腐朽,民不聊生;对外,日本不断侵扰朝鲜半岛,此时的朝鲜已是处在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之中。

尤其是在1869年,彼时朝鲜北部大闹灾荒,许多朝鲜人为了生计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越过图们江来到中国东北谋求生路,这也是朝鲜族迁入中国的第一个高峰

——第二阶段:自1910年至“九一八”事变发生。

日本吞并朝鲜后,部分反日爱国青年开始纷纷远离朝鲜,来到中国东北开展反日救朝斗争。

——第三阶段:自“九一八”事变到日本二战投降。

日本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后,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为彻底征服东北,日本制订了——“以鲜治华”的政策,将大批朝鲜人强征到中国东北。

朝鲜族在中国从19世纪中叶大规模迁移到今天,已有近150多年的历史。

由此可知,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和朝鲜半岛上的两国人民一样,也是血肉相连的手足同胞。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有数十万朝鲜族人参加了对日作战,他们当中许多人更是在如花的年纪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根据相关的人口普查统计,目前中国朝鲜族人共有约192万。他们主要分布在今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其余散居在内蒙及内地一些城市,其中位于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人能歌善舞,且热爱体育运动,由于他们喜欢白色服饰,故又称“白衣民族”。

中国朝鲜族和其他55个民族一样,也都是中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同生活在东北的其他民族一样,他们也用自己的双手和血汗开发、保卫了东北边疆,他们也都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