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夜郎自大 > 西南 > 成语 > 一个 > 夜郎自大的故事(夜郎自大的故事简介)

夜郎自大的故事(夜郎自大的故事简介)

互联网 时间: 浏览:0

简略概括夜郎自大的故事

概括夜郎自大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中国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县,叫作桐梓县。在桐梓县往东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夜郎国。夜郎国虽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的国土却小得非常可怜,和中国的一个小县一样大。

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却十分的自大骄傲!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很大, 不晓得临近的国家有多大!有一次,汉朝派人去拜访夜郎国的国王,他一脸骄傲地问:“你们汉朝和我们夜郎,究竟是那一个国家大呢?”汉朝的人一听,都忍不住想笑呢!

以后,大家就用“夜郎自大”这句话,来形容那些见识浅薄,自大骄傲的人。

“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

扩展资料:

夜郎自大,拼音yè láng zì dà,比喻狂妄地自高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翻译:滇王同汉朝使者说:“汉谁与我大?”。和夜郎侯也是这样。因为道路不通,所以各占据一州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

夜郎自大的近义词 :自命不凡、旁若无人

1、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不 :不一般。自命不凡是汉语成语,拼音zì mìng bù fán,是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

翻译:杨大洪先生涟,微时为楚国名儒,自然不一般。

2、旁若无人,读音:páng ruò wú rén,汉语成语。释义: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

出处:茅盾《路》:“想到每次校务会议时老荆那种旁若无人的态度,真叫人难受。”汉朝的时候,在中国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县,叫作桐梓县。在桐梓县往东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夜郎国。夜郎国虽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的国土却小得非常可怜,和中国的一个小县一样大。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却十分的自大骄傲!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很大, 不晓得临近的国家有多大!有一次,汉朝派人去拜访夜郎国的国王,他一脸骄傲地问:“你们汉朝和我们夜郎,究竟是那一个国家大呢?”汉朝的人一听,都忍不住想笑呢!

以后,大家就用“夜郎自大”这句话,来形容那些见识浅薄,自大骄傲的人。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我。。知。。道

加。。我。。私。。聊

夜郎自大的故事

夜郎自大的典故是什么?

【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一、夜郎自大误读 “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但这成语其实是一段误读的历史。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敦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成语至迟清代已广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绛妃》中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成书于光绪后期的晚清小说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写道:“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 其实夜郎国君并非妄自尊大向汉王朝叫板。夜郎是僻处大山的方国,即便现在交通也多受限制,两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偶有山外客来,急于打听山外世界,实为人之常情。不过,一个有偏误的成语,不经意间广泛宣扬了一个古国的历史,至少,在最广大民众中恒久延续了一个古代的记忆,这又是成语作者不曾想到的。 二、夜郎文明释读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大约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汉武帝时,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议开发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变乱。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汉王朝授予夜郎王金印。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夜郎灭国于西汉期,汉成帝河平年时(公元前28—25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断地斩杀了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并机智地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从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 夜郎国存在了约300多年,其文明发展在西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汉开发西南夷后,在巩固国家统一的大战略中,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历史上还有过的夜郎 进入21世纪后,贵州数县市及湖南有关县市曾争相更名为夜郎。似乎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的夜郎。事实还真如此。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多次在诗作中提到过夜郎: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流夜郎赠辛判官》)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所说夜郎,为唐玄宗天宝年时在今贵州桐梓一带所设的夜郎郡,时间上距夜郎灭国已700多年。此前晋朝也曾在贵州设置过夜郎郡,地点大约在今贵州北盘江上游,距夜郎灭国也已300多年。 历史上用夜郎作县名更出现过多次,上述前后两夜郎郡的首邑都叫夜郎县。此外,唐初在今贵州石阡一带曾设置过夜郎县。不久在今湖南新晃一带又设置过夜郎县。宋代也短时间在湖南新晃设置过夜郎县,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叫夜郎的县名。 这些夜郎地名存在时间都不长,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往复变换。它们与古代夜郎文明已无直接联系,更多只是后人附庸古称的地名符号罢了。不过作为历史时间上的连缀点,这些符号仍是大有意义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连缀符号,没有李白的诗句,夜郎还能保持广泛的知名度吗? 探寻夜郎文明是我们的历史职责,用科学客观态度看待探寻夜郎文明的工作是应有的平常心。夜郎的神秘性,以及历史文化潜在的巨大现实社会价值,已引起社会各方面对夜郎的关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