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考古发现 > 恐龙 > > > > 距今1.9亿年!研究发现最老恐龙晶胚化石

距今1.9亿年!研究发现最老恐龙晶胚化石

未知 时间: 浏览:0

恐龙晶胚化石

 

  这些保存完好的晶胚大约8英寸(约合20厘米)长,而且局部一些细节非常清晰

  研究人员介绍,这些恐龙晶胚化石形成于侏罗纪早期,大约在1.9亿年之前。它们的父母属于巨椎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这恐龙后来进化为龙。古生物学家罗伯物-雷斯和他的研究团队是在研究恐龙蛋化石的过程中偶然发现这些晶胚的。这些恐龙蛋化石发现于1976年,发现地为南非。

  雷斯教授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了解恐龙早期的进化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蜥脚类恐龙是最早开始多样化进化的恐龙种类,后来它们迅速成为分布最广泛的恐龙群体。因此,它们在生物学方面的特点非常有趣,它们在许多方面代表了恐龙时代的到来。”

 

  官话是最早的“普通话”么?

  汉语方言纷繁复杂,自古已然。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过:“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根据西汉扬雄所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的记载,汉初的方言大致已有十来种。

  方言太多,还差别很大,于是人们需要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可以交流的语言。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通语”,即通用的语言。扬雄的《方言》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并与方言对应。不过,这种通用的语言实际比“通语”这个概念要早得多,各个历史时期通语的具体称谓也不一样。

  夏商周时期的通语叫什么指什么,现在已不可考。先秦时期的通语叫“雅言”,《论语·述而第七》里说:“子所雅言,《诗》、《书》、《礼》,皆雅言也。”不过,这里所说的雅言,更多的可能是指一种书面语。到了秦汉时期,多称“通语”,隋唐时期多称为“汉音”。至宋元时期,则称为“正音”或“雅音”。一直到了明朝才叫做“官话”,并且沿用至清。1909年清政府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可见至少在这时候的通语已经改称“国语”了。这个叫名一直在台湾地区保留至今,但大陆地区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改称“普通话”。“国语”与“普通话”实际上是异名同实。

恐龙化石

 

  这些恐龙晶胚化石形成于侏罗纪早期,大约在1.9亿年之前

  这些保存完好的晶胚大约8英寸(约合20厘米)长,而且局部一些细节非常清晰,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巨椎龙幼年期的形态。这些巨椎龙晶胚看起来与成年腕龙很相像,它们拥有一个特大号头部和四根腿形的支撑。这一点与成年巨椎龙有所不同,成年巨椎龙是两条腿走

  科学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恐龙接下来可能就会进化与如今的人类某些特点相似。它们在幼年期都是很笨拙地蹒跚学步,然后才会逐渐站立起来,最后才能实现身体平衡。

  研究还发现,这些晶胚还没有长出牙齿。由于幼年期很难行走,因此它们在孵化出来后仍需父母的照料。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