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徐庶 > 徐庶在母亲自杀而死后,为什么不再次投奔刘备?

徐庶在母亲自杀而死后,为什么不再次投奔刘备?

未知 时间: 浏览:0

先简单聊聊“徐庶”这个人,寒门出身,能文能武,真正靠本事立足于三国乱世,非常难得。

大家了解到他的故事主要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为母亲投奔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三个典故故事。

其实关于徐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并没有为他作传,而魏国的史书《魏略》有简单的记载徐庶的平生。

历史的角度,我列举几个观点,大家就能解开题目中的问题了。

第一,徐庶对曹操并没有不满

徐庶受司马徽劝,投奔刘备,备以上宾礼待徐庶,并命为军师,共谋天下大业。刘备称赞徐庶有王佐之才。——翻译自《魏略》

群雄割据之中,从来没有正义与不正义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朋友主要还是受到了《演义》的引导。徐庶愿意跟随刘备南下,主要是两点原因:其一,刘备赏识他,愿意重用;其二,北方作为汉的主要战场,受到的战争创伤很大,徐庶对于北方的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北方军队南下,第一选择是跟随刘备南下。

这一时期,徐庶对于曹操和整体曹魏集团的具体息都是陌生的,他并不排斥曹操,曹操代表的也不是非正义,他排斥的仅仅是战乱、饥荒、未知。

而因为母亲的原因,他来到曹操阵营中,他发现曹魏集团让本来乱作一团的北方荒原迅速平定下来,甚至实现了发展,那么对于徐庶来说,这也是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好机会啊,为什么还要选择离开呢?

汉末乱世之中,有一个让自己发展、安定的平台是每一个寒门士族的迫切愿望。

 

第二,徐庶在曹魏集团发展的不错,官职不小

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诸葛亮的两个好朋友)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翻译自《三国志》

很多人都受到了诸葛亮这一番话的误解,诸葛亮觉得曹魏集团没有重视自己的朋友徐庶、石韬,第一是因为诸葛亮心中,自己的两个朋友能力非常强,另一方面也是跟自己的官位(丞相)来对比的。

其实徐庶在曹魏集团的官职是什么?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这是一个什么官?右中郎将——

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九卿)管辖。

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又称中执法,在殿中兰台,外督部刺史,内镇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具体掌握监察权力。

这两个官职肯定不能和诸葛亮在蜀汉一人之下的丞相相比,但是都是级别不低的官职了,而且一文职、一武职,也算是给了徐庶一个不错的定位。

徐庶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职场关系的纯寒门出身的普通人,能做到这个官职已经是极其不容易的了。既然能做到这个官职,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那么徐庶为什么要选择离开?

第三,刘备并没有向徐庶抛出橄榄枝

徐庶进入曹魏阵营后,刘备很忙,忙着夺荆州,忙着入蜀,之后呢,刘备内政后勤方面的事务主要由诸葛亮打理,军事上的事情主要由法正安排,刘备很可能已经忘了徐庶这位漂泊荆州时候认识的老友。

第四,叛逃至刘备军团成本太高

徐庶的母亲去世后,他的家人都在曹魏,即便我们按照《演义》的逻辑,曹操非正义,徐庶一定要追求高尚的正义,一定要抛开曹操去投奔刘备阵营,从许都拖家带口,放弃官职薪水,冒着全家杀头的危险一路从河南许昌奔逃四川成都。

这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如果诸位看官是徐庶,相比也不会冒这个险!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