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乾隆 >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未知 时间: 浏览: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国是一个拥有许多文明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中国的前身是无数宏伟,璀璨的王朝。那些本该是日不落的帝国却慢慢地,沉浸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纵观中国历史,王朝的倾覆是有通性的。不同的种族组建的王朝,不同性质组建的王朝,他们倾覆的原因有三——天时、人祸、制度。这三大因素让许多王朝倾倒,但凡王朝沾染了其中之一,那便将陷入绝境。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蚁穴本来只是小小的一个生物部落,可让其长期发展,那蚁穴也将成为足以和大坝媲美的庞然大物。许多王朝覆灭的原因便是此理,因一个致命的问题,而送葬一个朝代,清朝便是最佳的例子。

制度的问题

距今二百年前,曾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了中国,当他第一次见到乾隆皇帝时,他便预示到了清朝的灭亡。这并不是胡编乱造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有依据的——《纪实》中记录到了作者对清朝的看法。

从《纪实》的语言和作者的经历判断,作者预示到清朝灭亡的可能性极大。那么此人是谁,他在清朝又有什么经历呢?中国自汉朝起便与欧洲等国发生了许多贸易和故事,中国的形象也自此广泛地流传于亚欧等国。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据守东亚这一块土地的中国,在古代多个时期都是处于世界顶点的位置,虽然没有经过官方和正式的统计,但是中国的文化和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西方国家艳羡的对象,出于这个原因西方国家期许着来到中国。

拥有神秘色彩的中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间,遭到了无数来自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互贸。其中便有一人从英吉利远道而来,他便是马嘎尔尼勋爵,也就是英国的贵族,出于对东方世界的向往,马嘎尔尼来到了清朝。

1793年,此时清朝由乾隆统治。马嘎尔尼从朴资茅斯出发,此次马嘎尔尼足足带了上百人的使团前往清朝。如此多的使团让人们不禁联想到他们是来建交的,可是对于马嘎尔尼则不然,此次行动马嘎尔尼将其视为旅行。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马嘎尔尼在前往清朝的上便一直在幻想到达清朝后的待遇,在书中的中国是玄幻的,是开明和极具特色的,因此马嘎尔尼十分期待目的地的未来。可现实给了马嘎尔尼一个响亮的巴掌。

中国的第一个社会制度是以母系社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随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后,中国的社会制度从奴隶制演变成了封建制。社会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便是保证了帝王的主要权益,巩固家天下的发展。

因此封建帝制对于封建帝王而言那便是最好的社会制度,于是近乎所有古代帝王都选择使用封建制度和发展封建制度。虽然古代发生了无数次的皇权更迭,但是社会的封建制度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铁打的封建,流水的皇这句话诠释了封建的皇权更迭,在数次封建制度的使用和发展下,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于清朝达到了顶峰,高压的封建制度日复一日的将百姓榨干。

马嘎尔尼的中国行

本着皇权至上和皇室威严的思想,清朝皇室对外一直都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模样,帝王也不例外。当马嘎尔尼到达了清朝的领域后,他便与当地的官员进行了沟通,一番交流下清朝官员将其到来的消息通报。

让身处高层的皇帝接待他们。这样看似顺利旅行的开头,在不久后便让马嘎尔尼十分的愤怒。清朝官员对马嘎尔尼叮嘱到,在面见乾隆时必须要行磕头的礼仪,否则不但见不到乾隆皇帝,还有可能性命不保。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马嘎尔尼听了这样的会面仪式当即便怒了,他身为客人竟然还需要磕头与主人见面,这样的待客之道是马嘎尔尼不能接受的。在多次交流下,马嘎尔尼与清朝官员达成了约定——仅需要单膝下跪即可。

几经波折,马嘎尔尼终是来到乾隆皇帝的面前。马嘎尔尼在见到乾隆皇帝后便马上表明了他来清朝的目的,一是为了来了解神秘的中国,二来是为了开辟英吉利在中国的贸易港口。

为此英国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正当马嘎尔尼说得正热烈时,乾隆皇帝便打断了他的发言,明确地表明清朝地广物博,无奇不有,并不需要英国来清朝互贸。乾隆皇帝的坚决,让马嘎尔尼感到了无力。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不久便毫无收获地回到了英国,回到英国的马嘎尔尼将他在清朝遇到的所见所闻统统记录在了《纪实》中,并且说明清朝必将倾覆的结果。马嘎尔尼看似因对旅行不满而产生的愤怒发言,实则不然。

清朝的祸根

在马嘎尔尼的中国行中,他发现了乾隆统治的清朝有一个特点——贫富差距极大!清朝大部分可流动资都掌握在了清朝官员的手中,仅剩一小部分的经济在百姓的手中。

致使这样现象出现的原因与乾隆皇帝有着莫大的关系。乾隆早年执政提出“宽以济严”的行政方式,清朝朝堂也为之一新,可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到乾隆皇帝退位。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乾隆晚年易怒易爆,性格难以猜测,从乾隆时期文字狱的发展便可以看出。乾隆时期文字狱的发展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凡是不敬满清者,有损乾隆颜面者都会毫不留情地被抄家,诛连。

这仅是在政治上的问题,乾隆自即位以来便极力向往祖父康熙的功绩,因此出现了好大喜功的性情。在乾隆执政年间,乾隆皇帝先后发动了十次战争,自称其为“十全武功”,可实际上穷兵黩武的形容更加准确。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在晚年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奢靡的物品和生活。在乾隆皇帝之前,清朝的皇室特供瓷器一直都是以朴素、大气、单一为主要特点,可乾隆皇帝则做出了突破。

乾隆时期的瓷器达到了清朝瓷器最为瑰丽的一个层次,做工复杂,耗时耗力,总而言之便是乾隆时期的瓷器奢侈到了极致,大量的劳损了国家的经济和人力。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不仅如此乾隆还曾六下江南,可他六下江南的原因和秦始皇的不同。秦始皇巡视天下是为了巩固皇权,振威天下,但是乾隆则不是,他只是想要享受于江南美好的生活和风景中。

六下江南的举措使得清朝内部经济经常出现断痕,官员也从下江南时抽取自己想要的报酬。如此附加恶化的情况让清朝的康乾盛世日益进入了衰弱期,乾隆晚年也因无度的挥霍而致使各地爆发了白莲起义。

 

二百多年前,这个英国人第一次见到乾隆,就预见清朝的灭亡

小结

清朝的骄傲直到签订了《辛丑条约》才被打破,所谓的大清王朝名存实亡,马嘎尔尼的预言也就此成真。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