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未解之谜 > 明照洞瑞云庵的宝物之谜

明照洞瑞云庵的宝物之谜

未知 时间: 浏览:0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耳营村附近的明照洞瑞云庵,而今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遗迹,论富丽堂皇,固然无法与故宫颐和园、北海等著名景点相提并论。但它的独特魅力,仍然不时吸引游人前往寻幽览胜。

明照洞瑞云庵的宝物之谜

  其实论起历史底蕴,明照洞瑞云庵绝不亚于北京其他景点。早在金朝时期,此地就已是金章宗所钦定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的“圣水院”与时称“清水院”的北京著名古刹西山大觉寺齐名。到了明代,更有觉慧禅师在此创建妙觉禅寺。这位觉慧禅师的真实身份,乃是皇宫中的太监。所以另有传说,瑞云庵乃是为一位皇姑隐居所建。此后由明入清,自清而民国数百年来香火不绝。

  因此就有一个传说相传那位皇姑出家的时候携带了大量财宝,都藏在瑞云庵明照洞中这皇姑的身份,数百年来没人能说清,其事当然也是子虚乌有。但人都说空穴来风,而且此地建寺数百年,就算没有藏宝,所积累的财富也蔚为可观。加上地处偏僻。于是吸引了不少心怀叵测的家伙。可是奇怪的是,从来也没听过瑞云庵明照洞遭劫或者失盗。

  一直传到民国,惊动了一个有来历的人,此人就是李石曾。“石曾”其实是他的字,后来以字传世,他的本名叫做煜瀛。说起他的父亲,在晚清史上大大有名,就是同治皇帝的帝师李鸿藻!

  清朝极其重视皇子宗室的教育,下至平民,上至皇族,对“师傅”总是尊敬三分,不像普通乡村西席那种“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豆腐足以”般的窘困。推论其原因,自然是因为清朝贵族视天下为自家物。要看好家,没本事不成。而普通乡村西席,顶多教出个把秀才,乡间富户看不上眼的缘故,所以在清朝能做皇帝的老师是飞黄腾达的前兆。李鸿藻由帝师而进军机大臣晋大学士。以官位而论,已经达到清朝时汉人的极限。又因为近在中枢,太后、皇帝都视他为自家亲。清朝在咸丰、同治年间人才辈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此人和李鸿藻毫无关系,合肥李家以“章”字排名。李鸿章兄名李瀚章)张之洞等人,都是一代人杰。但论死后的谥法,仅有曾国藩能够得到清朝最尊贵的“文正”二字。而李鸿藻平生没立过什么大功,竟然也能谥“文正”,这就是得太后、皇帝宠信的原因。

  因为是这重关系,李石曾很小的时候,就由父亲领着朝见过慈禧太后。对京师宫廷的传闻掌故,知道的也特别多。明照洞瑞云庵里有宝物的传闻已久,但直到李石曾亲自带人前去,才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因为李石曾身份特殊厂也不是贪得无厌的人。后来创建故宫博物院,李石曾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他去探宝,绝非无的放矢。

  可是李石曾这次探宝却铩羽而归。传说他带人深入明照洞中,越往下走,洞穴越狭窄。走到深处,只见一条血舌信,一尺来长,两只眼睛大如灯泡,吓得李石曾一干人慌忙逃跑。原来明照洞中,竟伏有一条大蟒!难怪这些年来,谁也没从明照洞中得到什么东西。

  倒是附近村子有传说,有人进山砍柴,走到洞前,侥幸获得两个蜡扦儿,拿回去找人验证,竟然是由纯金打就。这人因此发了一笔小财。从此以后,瑞云庵明照洞有宝贝的传闻更加不胫而走,可因为有李石曾的前车之鉴,一般人也不敢来了。在20世纪30年代,明照洞瑞云庵毁于日寇的战火。

  明照洞瑞云庵因为有皇姑住在那里,所以又名皇姑院。北京还有一座皇姑寺,大大有名。明清两代,论声名的煊赫,远远超过皇姑院。奇怪的是,皇姑寺里的这位皇姑,却与皇室没有血缘关系。这又是怎么来的呢?里边也有一段传说。

明照洞瑞云庵的宝物之谜

  明朝传到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这位皇帝志大才疏,信任一名太监王振。成天想着追迹祖先朱元璋朱棣的武勇,御驾亲征,建功立业。正巧当时北方的蒙古瓦剌部势力崛起,首领也先多次领兵犯境。于是在王振的忽悠下,正统皇帝亲自出兵。

  大军开到半路,有一位尼姑挡道。这位尼姑姓吕,陕西人,其他信息已不可考。她说梦到神人托梦给她,正统皇帝倘若继续出兵,必然遭到大难。所以特来劝皇帝回銮。皇上当时一脑门心思想当大英雄,哪儿有闲心听一尼姑废话。当时没理这茬,继续前进。终于在土木堡惨败,数十万大军包括精锐的三大营几乎全军覆没,明朝军力就此一蹶不振。正统皇帝本人也成了蒙古人的俘虏。蒙古人趁势进军,包围北京。明朝诸臣拥立正统皇帝的弟弟继位,改元景泰,死守不降。天下兵马勤王,蒙古人终于退去。正统皇帝被放回明朝,随即被软禁。七年之后,复辟成功,改元“天顺”是为明朝绝无仅有的一人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这位皇帝从崇高的天子宝座一下跌成俘虏,又被软禁七年,尝尽了人生百态。再坐上皇帝的位子,感慨前事,就想起当年警告过他那位姓吕的尼姑。叫人去找,这尼姑已经死了。

  有一种说法说,吕尼姑不但早就死了,而且就是在劝谏正统皇上收兵时,被廷杖打死的。这一说恐怕不准确。因为吕尼姑的遗体不朽,后来成为所谓的“肉身佛”。倘若是被廷杖打死,那么遗体伤痕累累,有碍观瞻。

  但不论怎样,正统皇帝听说吕尼姑已经死了,还是既后悔又感慨。于是他追封吕尼姑为御妹,在京城修建寺庙,供奉吕尼姑的遗体。官名叫做“敕赐顺天保明寺”,而民间叫做“皇姑寺”。

  这座寺建制特殊,虽然叫做“寺”,其实是庵堂。寺内没有男僧,全是女尼。京城里凡是皇亲贵戚,有身份的女子出家,都选择这里。为了防止闲杂人骚扰,这座寺内还特别拨有太监服侍。直到清朝,这里仍然是历代太后、皇后的所谓“香火院”,康熙皇帝还将它改名叫做“敕建显应寺”。在清朝一代,显应寺是和妙峰山、潭柘寺、戒台寺等寺庙齐名的大寺,香火鼎盛。每到庙会,热闹无比。

  这座敕建显应寺坐落于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经过政府的修缮,已经重焕光辉。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