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文学 > 原创专区 > 缺乏安全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缺乏安全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未知 时间: 浏览:0


美国心理学家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支撑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拥有它的,主观满意度高,乐观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恐惧。

看一下以下10条内容,你符合几条:

1.睡觉习惯抱东西,或者蜷缩着睡。

2.吃很多或者不吃,喜食甜食。

3.念旧,抱臂,莫名其妙的孤单。

4.开灯睡觉,怕黑,莫名的恐惧感。

5.喜欢有口袋的衣服,穿没有口袋的衣服,不知道手往哪放。

6.不爱说话,但有时却能够滔滔不绝的讲话。

7.喜欢角落和窗户边。

8.喜欢抱抱或者握手等此肢体接触。

9.喜欢听到对方的甜言蜜语,同时又怀疑。

10.喜欢听歌,越悲伤却越爱听悲伤的歌。

如果你符合其中的3条以下,你属于轻度安全缺乏;

3到5条你属于中度安全感缺乏;

5条以上你属于重度安全感缺乏。


安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上帝的礼物”,而需要在后天慢慢培养。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有下面一些经历。


1、家庭氛围差。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六至二十四个月的婴幼儿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其成年后的安全感。假如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满足、啼哭无法得到回应,孩子就难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儿童时期,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情绪阴晴不定、教育方式粗暴等,孩子的心灵长期被紧张、恐惧、不安折磨着,久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2、曾被伤害过。比如,有过失恋经历的人可能会在下一段恋情中疑神疑鬼。曾经历过贫穷的人可能会对钱的匮乏心有余悸,进而不择手段地“捞钱”。曾在深夜被暴徒袭击过的人可能对黑暗产生恐惧。还有人总被批评、否定,容易缺乏自信,于是会对未来充满焦虑,凡事希望稳妥保险,害怕生活失控。


尽管安全感更多是自己的事儿,但有一些人和事容易让人感到不安全。首先,一个熟悉的人,言行与往常不一致,比如性格温顺的同事突然暴跳如雷,原本如胶似漆的恋爱对象突然不冷不热等。其次,言行举止与众不同的人,比如表情阴冷、成天不说话、爱穿奇装异服者,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表现容易给大家带来不安全感。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感仅次于食物、空气、水等维持生命的需要。缺乏安全感的人就像无本之木,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很难用心生活。因此,既然安全感丢失了,就要努力把它找回来。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据着最稳固的资源,但一定拥有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


第二,别胡思乱想。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负担、痛苦放大。我们要学会享受过程,而非一味担忧结果。当出现不安全感时,尝试做积极的归因。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对方没有接,不要认为他不在乎自己,人家可能就是在开会。


第三,多交朋友,提高社会支持系统。最好的保险不是存款,而是有几个真心实意地好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还能在困难时帮助自己。同时,助人行为可以改善焦虑情绪。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