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大唐为何会在怛罗斯之战中输给阿拉伯帝国?

大唐为何会在怛罗斯之战中输给阿拉伯帝国?

小编 时间: 浏览:0

文献记载,天宝十年(751年),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的繁荣时期 ,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中亚、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帝国(唐称黑衣大食国,西方称萨拉森帝国或阿拔斯王朝)也在强势崛起。

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不断东征西讨,势若卷席,很快就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和中亚,渐与大唐的势力范围接壤。史载,阿拉伯帝国最强盛时, 其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西部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以及法国南部以及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南接阿拉伯海,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其疆域广袤无垠的让人惊叹、其军队强悍善战,气势咄咄逼人。



高举新月旗帜的阿拉伯帝国骑士四处征战,铁蹄踏入了中亚那些一贯仰祆教(亦称拜火教,流行于西域、中亚的一种古老宗教 )的国家。中亚国家抵敌不住,纷纷遣使向唐帝国告急求救。此时的大唐,国强民富,唐军更是战力凶猛、气势如虹, 几无停歇的在广袤的西部地区攻城略地,威震吐蕃、西域,“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的唐帝国信心爆棚,开疆拓土之雄心难以抑制,于是,称霸东、西的两大帝国之间的激烈较量已经如箭在弦、难以避免了。

公元751年,双方军队在怛罗斯(又称塔拉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州 )地区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激战对决。

关于这场战役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唐朝背信弃义在先,这才引爆了怛罗斯之战。史载,时任安西四镇节度使的高丽人高仙芝将军为求取“高勋”,在头一年(750年)悍然出兵攻击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并擒获其国王,在抢掠、勒索了巨额财宝后,他又背信将国王押送到长安献俘、处死 。中亚诸国本来都亲近唐朝,皆愿依附之,受“石国事件” 刺激,一时间群情激愤。石国王子得以幸免,他深恨不仁不义的唐将高仙芝,于是遣使向大食(阿拉伯帝国,亦称萨拉森帝国)求救。 大食乘机派兵进入石国境内。高仙芝闻听大食兵进 ,立马率三万唐军和七万各族联军前去讨伐。

东西方有史以来第一场电光火石般的激烈大碰撞即将在怛罗斯迸发,战事之惨烈 、历史影响之深远,却也让整个世界始料未及。



唐朝联军除三万朝廷正规军外,还包括七万吐蕃军和葛逻禄(亦称铁勒,突厥别部)军队 ,共十万人马;大食军队出动了十万人马,还有十万仆从军随征,兵力是唐军的一倍。两军在怛罗斯遭遇,随即展开激战。史载,这场战斗持续了5天时间,战事初起时,唐军的步兵突入敌阵大砍大杀 ,占了上风,但相持了一、两天后,人数远少于敌军的劣势凸显,唐朝联军中的葛逻禄部队见敌众我寡,预感到局势不妙,立马投降了大食人,并突然反戈一击。

唐军没料到葛逻禄人会临阵投敌,猝不及防下其步兵前锋和主力间的联络被叛军切断,阿拉伯军队乘机用重装骑兵猛攻唐军步兵,好比今日的坦克碾压没有任何防护的突击士兵,导致唐军伤亡惨重,大败亏输。史载,唐军虽进行了顽强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加上阿拔斯重甲骑兵攻势犀利、横冲直撞、迅猛难敌,高仙芝亲率的三万安西精锐几乎伤亡殆尽,各族联军也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千余人侥幸生还,由高仙芝领着他们辗转回到西域(新疆)。



大食军队并未乘胜追击,因为其国内发生了叛乱,大军急于回国平叛,于是将其征服者的脚步止于中亚,没能继续东进。

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与黑衣大食军队鏖战于怛罗斯,最终以唐军惨败而告终。对于西方诸国来说,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尤其重大,大食军队俘虏了数千唐军将士,其中有一千多名各类能工巧匠,这些人将技艺带到西方,并传授给阿拉伯人,再通过阿拉伯人传播至欧洲等地区,比如造纸术、火药、弓弩、陌刀制造等,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古老东方的先进文明。唐军惨败怛罗斯,无意中却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以至于在之后的一千多年历史中,东西方文化、经济、政治交流都是通过阿拉伯国家作为中转而得以最终完成的。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