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朱棣 > 徐皇后去世后,明成祖朱棣为何不再立后?

徐皇后去世后,明成祖朱棣为何不再立后?

小编 时间: 浏览:0

在皇权之上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徐妙云和朱棣是一对超越世俗的真爱夫妻。

徐妙云是出身将门的女诸生,绝不是只会夫唱妇随侍奉皇上的皇后。她是朱棣的政治盟友,知音知己,也是朱棣成就帝王大业的得力帮手。文能帮朱棣安定番国,武能带兵守城,典型的巾帼不让须眉。

徐妙云深明大义贤淑有德,与朱棣能同富贵也能共患难,当朱棣被诬陷关进大牢时,她不顾一切淋着大雨跪地上向马皇后求情;在朱棣被贬为庶民不得志时,她不顾家人劝阻,不离不弃跟着朱棣,安心做个百户妻。



明.仁孝文皇后

徐妙云虽然贵为皇后执掌六宫,但做人做事非常低调,生活简朴不喜欢穿戴奢华服饰,为人处世进退有度,对上有影响力对下有亲和力,她参政而不专权,称得起一代传奇贤后。



明成祖朱棣

朱棣喜欢骁勇善战的二儿子朱高煦,有意立他为太子,徐皇后认为朝廷立嫡长子的规矩不能破,劝说朱棣立世子朱高炽为太子,保持政局稳定天下太平。在她和大臣敦促下,朱棣终于下决心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病逝,朱高炽即位,他受徐皇后影响崇尚儒家思想,体桖百姓疾苦、不再兴兵动武大规模征战,而是大力发展生产,注重以农为本,使得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朱高炽宅心仁厚,废除一些严苛政策,对建文帝的一些旧臣进行了赦免和冤案平反。尤其对几个心怀不轨陷害他的兄弟,没有报复反而主动给他们进爵封王。

朱高炽没有辜负母后徐妙云对他的教诲,庙号“仁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他为明朝的第一个盛世复兴“仁宣之治”开创了新局面。

徐皇后是朱棣的贤内助,也是一位非常注重子女教育的慈母。

她在处理后宫繁杂事物的同时,对儿女的教育也抓得很紧,亲力亲为。

徐皇后以自己深厚学养,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品德的教诲,编纂了一部《内训》共二十篇,供宫中女子学习。

《内训》开篇即指出“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格。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

她主张教育子孙要宽严适度的理念放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她撰写的《劝善书》,采辑历代儒、释、道三教中劝善惩恶的言行,取其言为“嘉言”,采其事为“感应”,分别编录成二十卷 颁发天下,规劝百姓行善积德,对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从小在皇宫长大的徐妙云,不仅具有皇后的高贵气质,也有平民百姓家庭主妇的细腻和贤惠,她经常亲自下厨洗手作羹,悉心照顾朱棣起居饮食。

朱棣在批阅奏折处理国事时,徐皇后在一边侍奉他,经常过午还没有吃饭,徐皇后就陪着他一起挨饿。每当朱棣脾气暴躁,处理大臣将领失去理智时,她总能设法让他平静下来再做决定。

“济朕艰难,同勤开国”,朱棣在立后诏书中的这句话,是他们夫妻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徐皇后的高度评价。

历朝历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嫡出庶出一大堆儿女,争宠内斗从不嫌热闹。

明成祖朱棣显然是个例外。他专情独宠徐妙云几十年,这份感情莫说在古代,放到当下也是人间难得痴情郎。



徐妙云和朱棣成婚后,九年生了七个儿女。在朱棣的九名子女中,前七个孩子全都是徐氏生的。

直到徐氏不能再怀孕,才出现了生母不详的庶女常宁公主,庶子朱高燨。

由于过度操劳,徐皇后身体出了毛病,朱棣心急如焚想尽办法给她治病,他召唤名医盛太医给徐皇后治疗,还交代郑和下西洋时寻访名医带回宫中。徐皇后病重时朱棣下口谕:宫中不再杀生,除坤宁宫之外,各宫一律斋戒;并且下召当年的死囚犯一律暂缓执行,赦免一批罪犯。请灵谷寺哈立麻大师携众僧为皇后诵经祈福。

徐皇后病危时,劝朱棣不要对自己的离去过于悲伤。特别嘱托朱棣别忘了关照当年同她一起保卫北平的将士家眷。

徐妙云死后,朱棣伤心欲绝,三天三夜水米不进,守着爱妻不舍入殓。道衍和尚让他的孙儿出面怏求,朱棣才答应入殓。

为悼念爱妻,朱棣素服辍朝一年,平时只在西角门等地听政议事。不仅如此,朱棣还决定不再册立皇后,之后永乐朝的皇后位子空缺了整整17年,以此守护他对徐妙云的敬重和深情。

6年后,徐皇后被安葬于新建的北京长陵。15年后朱棣病逝,与徐皇后一起合葬于长陵。

“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为连理枝”,杨贵妃没有实现的美好爱情,在徐妙云和朱棣身上传为佳话。

结语

徐妙云作为一代奇女子,与朱棣结合有政治因素更有真挚的爱情,他们的婚姻不同于世俗,超越了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

徐妙云辅佐朱棣30年,两人有共同的政治理想,三观契合,情趣相投,谈文论武都有共同话题。他俩不仅是帝后关系更是心心相印的爱人。

她和朱棣伉俪情深珠联璧合,共同缔造了永乐盛世。是我国古代十大著明皇后之一。

妙云的出众才华品德以及对大明朝的贡献,使她和许许多多杰出女性一起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回望历史,她们不会被忘记。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