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宋军 > 崖山之战假如宋军赢了 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崖山之战假如宋军赢了 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未知 时间: 浏览:0

网友提出,澶渊之战的背景是辽军是绕过宋军主力直插黄河,几乎是孤军深入的态势,相当冒险。如果能一举攻下东京,或可如成祖入南京一举瓦解宋朝的抵抗。辽军既然在澶州被挡住,后方重镇还在宋军坚守之下,宋军主力此时插入辽军背后,断其归,夹击辽军,是否可以全歼辽军主力?萧太后与辽主及重臣在军中,如果被俘被杀辽国大乱。宋朝很有可能立即获得收复燕云的机会。宋真宗都上前线了,就算不图歼灭,让王超攻敌后路减轻澶州压力,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大宋宫词》萧太后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大宋宫词》宋真宗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讨论认为,澶渊之战时宋辽双方各有优势和软肋,真开战的话结果不可预料。

宋辽都不可能歼灭对方,辽军如果放弃直入东京的计划,而改为兵分两路继续突击纵深的话,宋朝的局面会非常难看,甚至存在迁都南京或者四川的可能。宋军如果王超部全军南下在辽军改变作战突击方向以前抄了辽军的后路,那么辽军的局面也非常难看,说匹马不回是夸张了,但是能回多少人是个很难说的事。双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自有各自的麻烦,但各自都有点优势,最后和谈实在是不得已为之。

打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因为辽军战略规划和宋军的战略调度都差,双方稍微有一方有点手,都能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结果是只能和谈。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少年杨家将》中的宋辽战争场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辽国几十万人南下,固然补给方面存在困难,不过辽只要放弃以重兵集中突击东京的计划,则整个局面就完全活了。

辽的作战规划的错,就错在没有其他的作战方案作为准备,也没有考虑到重兵集团一旦攻击动能耗尽或者冲量被对方抵住之后该怎么办。

也许在他们出兵以前,就决心搞一次军事冒险,从以往25年没有走过的一条五代时期的老路,绕开北宋在河北北部的预设战场,指望一口气杀到东京,踹翻宋朝的核心机关。

说穿了,定这种战役决心,本质上和当年太宗第一次进攻幽州是一个想法,就是一锤子买卖,行不行就这样了。

这种战略规划能力和思路,对五代那种分裂的地方政权可以,对一个战略纵深颇大的北宋来说,想成功就得要各种脑残来配合才行,就象后来靖康一样。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宋朝的苦恼,先后几个敌人都是文明程度大略相当、实力相近,宋前后的王朝要么中原国力远在敌人之上,或者敌人远在中国之上。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辽宋澶渊之盟,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假如今天的网友代替太后和圣宗制定战役决策,可以这样设想:

第一计划按原计划来,以重兵出山后,威胁河东,迫使宋朝分散兵力不能回援,然后再以重兵集团自河北寻找间隙突入,一路绝不停留,以东京为最终目标,但是路线按照原规划,还是采取间接路线的方式进军。

同时准备第二计划,由于北宋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他们在东京还有一支强大的野战军作为河北地区的战役预备队,因此必须考虑北宋将该战役预备队在黄河沿线展开的可能,设若宋军在黄河沿线展开部队之后,捕捉到我主力的突击方向,并以重兵形成对峙。那么这个时候就规划为两路,一路沿黄河往上游机动,保持对东京的压力,一路则往下游机动寻找渡河的机会。

如果没有机会,则以两路撤退,结束战役。

如果决心不这么大,辽国这一把在战役上是绝对优势的,接下来和谈,绝对能处于优势地位。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少年杨家将》中的宋辽战争场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辽国马具文物,图片来源网络

就历史现实来看,虽然辽军没有攻克河北的几个重镇,使得这些重镇能够威胁其侧后,但是辽军在河北平原的突击也没有因为攻击这些重镇而被削弱。换句话说,辽军虽然向宋境内纵深发展,但是直到澶州城下仍然保持了突击力量,宋所付出的纵深代价并没有换取到削弱钝化辽军的成果,反而把机动部队集结到澶州城与辽军对峙,形成了前沿防御的态势,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辽军能够甩开宋的主力,继续向纵深突击,宋军主力只能跟随,而且未必有辽军速度快,甚至有可能连辽军主力的位置都不知道。

对于辽军来说,风险在于始终在宋境内作战,没有可靠的后方。但是如果能够甩开宋军主力,可以把整个河北打烂。如果辽军僵持下去,或者更换战略目标,分路抄掠,那必须要攻下宋城池重镇为前提才能消耗下去,从瀛洲、德清来看,集中一路辽军打的都如此吃力,何况分兵。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天朝万顺契丹银币,图片来源网络

 

是怂了还是真打不过?澶渊之战宋军是否有歼灭辽军可能

▲辽代穹庐陶器,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宋来说,河北的防线没有能够起到限制辽军机动的作用,辽军已经深入了。在当前态势下,两军主力在澶州对峙,但是如果辽军脱离,己方主力在澶州,机动能力比不过辽军,是否还有地利和重镇来限制辽军的机动,或者有其他机动部队来粘住辽军主力?

既然宋军无法诱使辽军主动攻击,在其被削弱钝化之后反击并击溃之,又不能坐守而让辽军主力脱离并取得行动自由。那么宋军就需要放弃依城结阵等待辽军攻击的优势,而主动攻击粘住辽军主力,这估计是宋军犹豫不敢下决心决战的一个原因。

而为什么辽军能绕过宋军主力南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各个部队间联络很困难,即便是互通情报也只能是战略性的。战术情报在两只相距较远的部队间缺少时效性。而且因为情报不畅,即使辽军后方的主力部队南下助战,也会因为情报的原因会缓慢推进,避免受伏。因此辽军在澶州遇挫后,后退数十里求和是有道理的。首先辽军遇挫从战略上已经失败。从战术上也落入腹背受敌的态势。北方宋军随时会南下助战,而当面宋军会随时正面攻击。此时仓促后退会给宋军提供更多机会,不如趁实力尚存赶紧议和。而宋军虽在战略上已经占优,但在兵种和机动能力上处于劣势。因此分散在北方各镇的宋军用统一行动南下交战需要较长的协调时间。而且分散南下在局部处于兵力劣势。容易被各个击破。而正面宋军因为机动力不足,则即使击败当面辽军也无法将其彻底歼灭。而且辽军有可能利用部分部队与正面宋军机动作战进行牵制,而主力向北方寻机击破增援的部分宋军而重握主动权。

总之,中国传统的所谓兵家智慧,其实都是不同战役组织法的体现。战役组织是一个介乎战略与战术之间的层次。战略决定目的,根据力量对比制定决心。战术决定区域的力量投入,根据对方的情况进行区域的压制。战役组织,则是在战略决心之后,对部队战略调动和战术发挥进行组织的过程。

注:本文由偷鱼的、经略幽燕我童贯、nangi、嘿啦啦、知识青年赵行德、神策军、amolin等北朝网友的精彩发言总结而成。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