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世界趣闻 > 斯图亚特王朝 > 为什么人人都恨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时间)

为什么人人都恨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时间)

小编 时间: 浏览:0

文/艾栗斯

1603年3月伦敦还在一片凄风苦雨中,贵族们壮着胆儿问虚弱的伊丽莎白谁来作她的继任者时,童贞女王的回答是:“还能有谁?当然是我的苏格兰侄子啊!”她好像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砍过这个侄子的妈——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头,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贵族血统必须得以传承;于是带着浓厚苏格兰口音的詹姆斯一世花了一个月时间从爱丁堡来到伦敦,开启了斯图亚特王朝。


1


詹姆斯一世“英国的所罗门”James I(1566-1625)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尤其讨厌历史上的两位英国国王,一是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称他为“由鲜血和肥油构成的污点。”另一个讨厌的就是詹姆斯一世(在苏格兰,他是詹姆斯六世),直接称他为“牝猪”,也许是因为他又把天主教的那套带回英格兰,目空一切地宣扬起“君权神授”那些几百年前的言论,毫不遮掩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以至于宫廷中男宠们都身着女装招摇过市,画面应该很辣眼睛。

不过除了这些荒诞行径,这位国王也算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其实很值得称道)的贡献:一是搞出了英文版的圣经,二是坚决不参与欧洲那摊子战争,养精蓄锐了几十年。认为他爱好和平的人谗媚的他是“英国的所罗门”,另一边欧洲外交官半讥讽的说他是“欧洲最聪明的傻瓜”,这也算是詹姆斯一世留下的绰号。



查理一世“断头国王”Charles I (1600-1649)

查理一世不需要绰号,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民众砍头国王。要问为什么身为一国之君却落得如此下场,表面上看苏格兰过来的查理与伦敦议会气场不合,实际上不识时务、唯我独尊、出尔反尔才是这个国王一步步作死的根底。

“我不管,就是要收钱。”“我不管,就是要打仗(烧钱)”“我不管,想让谁死让谁死。”

这种旧时国王的作风当然行不通,最后汹涌的民意和失去耐性的议会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的带领下将他送上了断头台。不过尸首分离之前查理一世良好的贵族修养倒是为他扳回一局,他说“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迎接死亡,我饶恕所有人,尤其是是那些将我至于死地的人。”在国王的头颅被砍下的一瞬间,“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



查理二世“快活王”Charles II(1630-1685)

查理二世应该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封“快活王”的君主,颇有点“及时行乐”的禅味,这跟他早期颠沛流离,看破人情冷暖的生活有关(最惨的时候,他还曾像猴子一样抱着树干躲了一夜),另一方面,聪明狡猾的查理也是借此向人民宽慰:我不会像克伦威尔的清教徒那么不近人情。

宵禁被取消,宴会又回来了,大部分弑君者被宽恕,除了已入土的克伦威尔,他的入土并不安稳,满怀怨恨的快活王命人将其尸骨挖出,“审判”并“鞭尸”。在快乐王在位期间,出现了牛顿这样的大咖,也发生了伦敦大瘟疫和之后的那场全城大火。在伦敦黑死病肆掠的时候,快活王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他的乡间别墅里日日夜夜莺歌燕舞。



虽然没有明君的样子,但是基于对他掉了脑袋父王的愧疚和补偿,当时的英国民众对这位国王无比宽容甚至宠溺,给足了供他挥霍的钱,甚至主动为他开放了几项收税权。

詹姆斯二世JamesII(1633-1701)

詹姆斯二世是查理一世和王后海丽塔·玛丽亚的第二个幸存的儿子,不像他的哥哥充分吸取了爸爸惨烈的教训,更不像查理二世那样圆滑能屈能伸,詹姆斯二世是一个天主教的重度沉迷者(也是最后一位奉天主教的英格兰国王),并且把他断头老爸的那一套又照搬了出来。于是斯图亚特王朝又爆发了光荣革命,将这个愚蠢偏执的顽固派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句号,也是从光荣革命开始,英国的国王基本等于虚君。



除了这些让人头疼的男性国王,笼罩在女继承人身上的“绝嗣”的阴云也加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终结:詹姆斯二世的长女玛丽二世32岁时就死于天花,统治只有短短五年;玛丽的妹妹安妮身体状况更是问题不断:怀孕了十七次流产十四次,生下的孩子也大多夭折,唯一一个幸存的男孩在长大11岁也不幸早逝,由此在安妮女王驾崩以后,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就此拉下帷幕。



在英国史上,斯图亚特王朝第一次成功统治了苏格兰王国、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室,但是整个王朝常常不被英国人待见。究其原因,来自苏格兰的詹姆斯一世们没有融入英格兰的宪政传统和议会力量的重要统治文化,不了解英格兰人的强烈的权利意识:斯图亚特王朝“天赋王权”的思维让他们随意解散议会,试图不经过议会同意强行征税,还以顽固天主教的姿态进行宗教迫害。所以查理一世在革命中被议会以“叛国罪”处死,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民众处死的国王;詹姆斯二世统治期间又发生了光荣革命,从头到尾都波折不断。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来回回的折腾也使得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强大,带领英国领先于欧陆诸国,早早开进议会制国家的轨道。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