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娱乐 > 电影 > 肖申克的救赎 > 《肖申克的救赎》:事实上,真正被救赎的人从来都不是Andy

《肖申克的救赎》:事实上,真正被救赎的人从来都不是Andy

未知 时间: 浏览:0

如果从电影史中分支出来一条名为"奇迹"的线,《肖申克的救赎》(后文简称为《肖申克》)一定首当其冲再次夺得第一的宝座。

 

这部电影于1994年9月在多伦多电影节进行首映后数月就进行了公开上映,但彼时的《肖申克》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上映之初仅获得18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别说宣发了,就是制作成本也不足以就此平账。更尴尬的是,在不久之后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肖申克》被前后提名10次却无一最终夺魁,并在"最佳影片"这一项上败北"政治正确"的《阿甘正传》。但收获如此之多的提名,也勉强借上了奥斯卡的东风——全球发行。可即便如此,在那之后《肖申克》的账面仅多出1000万美元而已。

这真怪不得观众或奥斯卡评委,因为审美、口味和评判标准都是在变化中前进、在前进中变化的东西。而且当年的《肖申克》在院线取得如此糟糕的成绩其实也有迹可循:标题不够吸引人;牢狱题材受众面窄;片中没有激烈的正面打斗场景;演员虽都颇有功底但缺乏大牌明星坐镇(当然包括摩根弗里曼,因为很多人对他只是"脸熟"而已);更致命的是,这部电影片为142分钟。

可《肖申克》却创造了一个影史奇迹——凭借几乎百分百好评的口碑,赢得了一大批忠实观众后,在全球各个专业电影评分网站也长年盘踞前三甚至第一的位置。

 

在大家对《肖申克》的讨论度与日俱增的同时,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误解也一言难尽——不仅将其和《基督山伯爵》相提并论,而且拿着小锤敲出一条通往自由之路的安迪也成了名正言顺的"肖申克的救赎"。

然事实并非如此。电影上映26年后的今天,也是本人第十次欣赏这部电影的日子。也许,有些真相,或者说需要向大家说明的"隐藏关卡"需要向大家逐一说明。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肖申克》长年被大家误读的两位主人公和一个典故出发,深入探讨这部电影真正的意义以及"自由"究竟在哪里。

较之《基督山伯爵》,《肖申克》更贴近《出埃及记》的框架和内涵

有些观众在看完《肖申克》后将其和《基督山伯爵》放在一起作比较,就像后世很多电影都从不同程度借鉴了莎翁的《哈姆雷特》一样,部分人认为《肖申克》就是在向《基督山伯爵》致敬。虽然《肖申克》是根据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但因为电影结局有着和《基督山伯爵》同样的复仇快感,所以常被拿来作对比。

事实上,如果从内容上仔细分析《肖申克》不难发现,较之《基督山伯爵》,这部电影从方方面面更贴近于《圣经》中的《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是从犹太人沦为奴隶和摩西出生讲起:

犹太人始祖之一雅各在众多子嗣中最宠爱约瑟,其他兄弟因为嫉妒便将约瑟卖给商人做奴隶并对父亲谎称约瑟死于意外。约瑟被带到埃及后又被倒卖一手成了家庭奴隶,但后来却被这家的女主人诬陷入狱。约瑟在监狱中解开了同样被关进来的法老酒政和厨师长的梦境并逐一应验后,法老也前来要求约瑟为自己解梦,约瑟一如既往地准确灵验,故而法老将其释放并委以重任(出任宰相)。约瑟来到埃及后和自己的亲兄弟和解,犹太人全族迁至埃及却沦为奴隶,摩西出生后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遭遇法老亲征追捕的摩西分开海之水并致使法老全军覆没。

严格来说,这段故事是《创世纪》的结尾和《出埃及记》的一部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肖申克》整部电影的框架和这两段出自《圣经》的故事有着极高的吻合度:

Andy被妻子欺骗并被戴绿帽 VS 约瑟被兄弟骗沦为奴隶;

Andy被律师陷害进而入狱 VS 约瑟被女主人陷害入狱;

Andy在狱中因为金融知识而被委以重任 VS 约瑟在狱中因解梦而被信任;

Andy为看守长出主意避税逃税 VS 约瑟为酒政和厨师长解梦;

Andy被推荐给典狱长 VS 约瑟被推荐给法老;

Andy被典狱长信任 VS 约瑟被法老信任;

Andy的朋友在监狱中沾光享有特权 VS 约瑟高升宰相后鸡犬升天;

Andy被关在小黑屋且时长破了肖申克记录 VS 犹太人沦为奴隶;

Andy逃出肖申克 VS 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

典狱长展开追捕却身死名裂 VS 法老领军追捕却全军覆没。

 

《出埃及记》

通过这样的逐一对比可以看出,整部《肖申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将《圣经》里这段犹太人在几百年间的遭遇浓缩到肖申克监狱的20年时间里,冲突变得更为密集、反转来得更为猛烈。在这一点上,《肖申克》巧妙地借助宗教惯用的"绝地反击"用以鼓舞人心,让看到这部电影的人笃定希望的存在和奇迹的降临。但由于Andy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而且Andy更惨——被绿、被冤、被虐、被威胁等等,所以Andy的反击更为大快人心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就像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的那句:

"历史在很有耐心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

虽然这句话放在真正的历史里往往会被一再打脸,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且至高的理想。而《肖申克》巧妙地将《圣经》中约瑟和摩西的报复都融会贯通在Andy一个人身上,让观众跟着他过瘾两次——报复完同性恋虐待狂后,又报复了典狱长。

 

要知道,一个人被踩得越狠、摔得越惨,他的报复就具有越强的戏剧张力。单就这一点而言,《肖申克》和《基督山伯爵》的确比较相似,但结合前文内容客观而言,说《肖申克》是一部现代电影版的《出埃及记》其实更为准确。

作为"约瑟"的Andy,救赎了Red、典狱长以及整个肖申克

说来奇怪,《肖申克》这部以监狱为题材的电影居然会让所有看过的人都产生共鸣。要知道,现实生活中有机会和监狱打交道的人为数并不多,那么导演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法做到这一点的呢?

其实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导演的镜头运用手法以及摄像机视角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肖申克》的主人公是Andy,但整部电影都没有从他的视角讲故事,而是从开篇的旁听席,到监狱的浮世绘,再到将整部电影的眼睛和旁白都聚焦在摩根弗里曼饰演的Red身上,最后再不断拉高镜头,让观众再次体验一把"上帝视角"并以此见证Andy的重获自由和Red的"被救赎之旅"。

 

也正因为《肖申克》没有采取常规手段——通过主人公视角展现Andy是多么坚定不移和隐忍勇敢,观众才能通过一个又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一次又一次被Andy挑起巨大的同情和好奇:他真的杀人了吗?他为什么如此孤僻?他凭什么在其他犯人负重放风的时候还能摆出一副后花园散步的姿态?

说到这里,其实作为观众的我们应该对一件事心知肚明:Andy自始至终就没有认过命,所以他并不需要被救赎(其实也没什么人可以救赎他,典狱长为了留住他甚至可以一枪崩了察觉端倪的人不是吗?)。诚如那句《肖申克》经典台词说的那样:

"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漂亮了!"

Andy就是那只管不住的鸟。试问,一个从未放弃希望也从未失去心灵自由的人,何谈被救赎呢?非要往上靠,Andy最多就是演绎了一场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越狱而已。

 

那么这部电影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究竟指的是什么?被救赎的又是什么人?

是那个在Andy进来不久就告诉他"时间久了你会习惯这四面高墙"的Red;

是那些认命认怂将所有精力都放置在肖申克这一亩三分地的狱友们;

是那个绞尽脑汁留住Andy为自己偷税漏税的典狱长。

古语有云:医者不自医,渡人不渡己。Andy对于整座肖申克来说就是"天选之人"——是他给所有的狱友带去一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也是他给一起劳动的狱友们争取到凉啤酒;还是他在出监狱后远程遥控给Red安排了证件和金钱以致Red没有成为第二个在小旅馆中悬梁自尽只因不能适应和融入社会的人。

 

整部电影Andy都不曾刻意露面,也没有一句慷慨激昂的陈词或过于夸张地表达自己,所以这位之于整个肖申克而言是救赎的人才显得更接地气并充满魅力——观众喜欢去揣摩,胜过被告知。

所以,当20多年来大多数人都聚焦于Andy在大雨中张开双臂之后,是时候将目光投向Red选择去到那棵树下挖出铁盒子并投奔Andy。毕竟Andy从来不是"死灰",又何谈"复燃"。

 

Red的三次"假释听证会",才是整部电影的关键

选择摩根弗里曼来扮演这个角色绝对称得上"影史正确选择"之一(如果有这个选项的话),因为弗里曼是公认的"长相和声音最接近上帝的人"。而Red这个角色在《肖申克》中经历的三次假释听证会则巧妙地串起整部电影的节奏甚至灵魂。

 

入狱20年后第一次听证会

Red第一次明显非常紧张,不仅目光游移躲闪,而且整个人流露出来的气质和说话的语气也非常不自然。对面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好像之前已经排练千百次的诗朗诵甚至演讲一样。中心思想就一个:自己已经得到教训并洗心革面。

但观众却不难感受到这样一种气氛:像一场面试,虽略带恐惧但仍胸有成竹的那种。从开始到最后都看不出Red一丝一毫的悔恨情绪。别说假释官,就是观众的眼睛都没被蒙骗过去。

 

入狱30年后第二次听证会

第二次的Red虽然神情自然了许多,语气也流畅了不少,但说的还是套话:真的已经变好了、不会危害社会了、上帝可以为我作证... ...

虽然恐惧和虚伪少了很多,但面对权力和自由的小心翼翼以及低声下气还是肉眼可见的明显。

 

入狱40年后第三次听证会

Red一反常态,不再等假释官发问就开始自说自话起来,也全无之前那些许愿发誓、改过自新、上帝作证等"陈词滥调"且非常没有说服力的语句。这一次Red一股脑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不仅大肆批判了一通对面,而且颇为绝望地表达出自己因为年迈而无法或没必要去忏悔的事实。

如果作为观众都能看出差距,那么每天和无数犯人打交道的假释官们更能轻而易举地分辨出真情假意。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你放弃了希望,才是最安全的人。

而对于Red的救赎从这一刻开始才真正具有意义,将一个绝望的人从深渊中拽出来,不是救赎又是什么呢?

写在最后

对于一贯信奉"观众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的好莱坞而言,慢条斯理的《肖申克》绝对称得上是反其道而行之。这部电影原本从题材到时长都注定了观看它的人要不断地去看表、看钟以确定"还有多久能演完?"。

 

但《肖申克》的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却运用镜头的差异化将观众从一开始就带进"肖申克"这座监狱。开场两个镜头——一个从直升机上拍摄全景,另一个从下往上拍摄高墙,瞬间就将观影的我们变成"肖申克的一员"。自此,电影里每位演员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与其说它"聪明"地选择了"自由"这个万年不过时的梗,不如说它颇具人文关怀地从"自我救赎"这个角度出发去诠释每个人的人生和际遇。就像看《哪吒》的时候,所有人都为哪吒叫绝,现实中却大多是申公豹一样,在看《肖申克》的时候也是如此——所有人都被Andy惊艳,却忽略了其实我们都只是Red。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像Red一样冲破束缚——肖申克的束缚和自我的束缚,就已经十分美好了不是吗?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