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汉景帝 > 汉景帝为什么一定要削蕃,甚至不惜引发诸侯叛乱?

汉景帝为什么一定要削蕃,甚至不惜引发诸侯叛乱?

小编 时间: 浏览:0

汉景帝之所以要削藩都要拜他的好老师晁错“引导得好”。

不过汉景帝刘启这个人也确实是运气好,一生之中两个看似不正确的决定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一个是无故废长立幼,结果阴差阳错选中了汉武大帝;另一个就是削藩了。



一、削藩的起因

藩呢,也就是指的皇帝分封的这些诸侯国。

当初,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天下,拉拢了一批盟友,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自然也要给人家一些好处,所以就有了汉朝初年的那些异姓诸侯国。但是,这些强大的诸侯国终归会威胁到刘邦及其后代的江山,所以刘邦在位的七年时间里,一步步地砍掉了六个异姓诸侯国,只剩下了实力不强的长沙国。但是,国家初建,天下还不够稳定,所以,刘邦又分封了一批刘姓诸侯王,帮着治理天下,这也就是汉朝诸侯国最初的雏形。

从汉高祖刘邦去世,到汉景帝刘启即位,这中间也有四十年的时间了,虽然,有的诸侯国因为做错事被废除或者拆分了,但是还有一些诸侯国在稳定发展,并且越来越强大,虽说都是姓刘的,但对皇帝来说也已经是个威胁了。



当初,汉景帝的老爸汉文帝在位时,就有一位大牛人贾谊,针对诸侯国问题提出过一个解决办法,叫“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就是说在原有的诸侯王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让更多诸侯王的子孙都能得到分封,这样诸侯国自然也就没那么强大了。这也就是后来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雏形。但是,很可惜,贾谊一生最高也不过是个太中大夫,他的很多思想没得到执行他就身死了。

而另一位贾谊的同龄人——晁错却最终登上了贾谊一生都未能染指的高位。

二、晁错和他的“削藩策”

晁错跟贾谊一样,都出生于公元前200年。不过,贾谊是世所罕见的天才,而且命运多舛、英年早逝,所以,等到晁错崭露头角的时候,贾谊已经不在了。晁错比贾谊幸运的是,他也没有像贾谊那样遭人嫉妒,所以仕途要平稳得多。

晁错从太子舍人做起,历任门大夫、博士,到后来做太子家令,实际上跟太子刘启(汉景帝)的交集要远高于跟汉文帝刘恒。太子刘启也一直非常尊重晁错,视他为老师,从他的身上也学到了不少。所以,刘启一即位,就开始大力提拔晁错,先是内史,后是御史大夫,直接位列三公。不仅如此,因为晁错得宠,他当时的权利甚至某种程度上比丞相还要大。



与贾谊一样,晁错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诸侯国的威胁,并且也曾经向文帝提过相关建议,但文帝并没有接受。在刘启做太子时,晁错也与刘启交换过很多相关意见。所以,等到汉景帝即位以后,晁错很快便拿出了他的“削藩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就是,反正削不削藩,诸侯国都是会反的,与其等着诸侯国做大做强,无法控制,不如现在就削藩,威胁还小一点。

随后,景帝将百官都叫来开会,集体研究“削藩策”可行不可行。但是,由于当时的晁错实在是太受宠了,之前丞相申屠嘉告他的状,最后都失败了,这时候除了不怕死的,还有谁敢提不同意见,所以,“削藩策”很快便顺利通过了。

三、诸侯国的反应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下诏削藩,即削赵国之常山郡,楚国之东海郡、薛郡,吴国之豫章郡、会稽郡,胶西国六个县。

这几个国家里面,赵国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受封时间相对较短,实力一般;胶西国则只是原齐地七个国家中的一个,实力就更弱了。真正实力强的就是吴国和楚国。

楚国自楚元王刘交(刘邦四弟)开始,一直是藩王的典范,直到这位在任的楚王刘戊(刘交之孙),稍微有点不成器,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他被削藩的理由就是因为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饮酒作乐了。



吴国是当时所有诸侯国里面最强大的一个,自吴王刘濞公元前195年受封起,到被削藩,已经发展了长达四十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的封地有铜矿、有盐田,可以自己铸钱、煮盐,这个优势就太大了,而且他的儿子刘贤,当初还是被汉景帝刘启打死的(二人下棋,发生争执,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操起棋盘,将刘贤砸死),所以毫无疑问,吴国是此次削藩的重要目标。

被削去封地之后,吴王刘濞开始私下联系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等人,他们都很担心朝廷削藩行动无休止下去,所以决定达成攻守同盟,开始准备起兵。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四国与济南国、淄川国、胶东国共计七国以“清君侧”(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晁错)的名义,发动叛乱。

(注: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与胶西王刘卬都同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

四、“削藩策”的问题出在哪儿?

“削藩策”引发的“七国之乱”最终在三个月后便被平定了,这个结果毫无疑问是非常完美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

设想一下,如果吴、楚两国的目标不是直接去攻打梁王刘武(汉景帝刘启之弟),而是分散去抢占汉郡,进而建立起割据势力,那对于景帝来说,平叛的难度可就非常大了;抑或梁王刘武没能抗住那三个月吴、楚的联合攻击,那周亚夫是否还能力挽狂澜,就很难说了。



那么说“削藩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首先,晁错提出“削藩策”的时候曾说过“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也就是说对诸侯的谋反是有预见的,那么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诸侯反了以后再仓促调兵,以至最初场面如此被动。

其次,“削藩”的目的是降低诸侯国的威胁,那么就应该抓住重点诸侯国,单点击破,而不是扩大打击面,直接造成“七国之乱”这种大规模的叛乱。

最后,“削藩”的行为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无论是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还是后来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实际上都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地方,即“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就是说我的政策是国家不占你诸侯国一人一地的便宜,目的只是削弱强大诸侯国的实力,而不是要减少整体诸侯国的总封地,诸侯国的土地也都是用来分封给其子孙的。这就造成,诸侯内部父与子之间是有利益关系的,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反叛。

所以,尽管“削藩策”最后结果看起来不错,但其方式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已经62岁了,如果没有“削藩策”这种冒进的政策,是不大可能造反的。汉景帝和晁错大可以等到刘濞死后,抓住时机分封刘濞子孙,以达到“分拆吴国”的目的。那时,即使发生动乱,规模也要小得多。



五、后记

在“七国之乱”最严峻的时候,晁错曾提出“由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这样的建议,而与此同时,由于七国“清君侧”的口号叫得响,晁错在朝中又有无数政敌在景帝面前煽风点火。所以,晁错还没等到“七国之乱”被平定,便被汉景帝下令腰斩于街市了,当时身上还穿着上朝的官服。

“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开始大肆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不但参加谋反的大部分诸侯国被除名,连未参与谋反的诸侯王也多被迁往他处为王。景帝还在迁徙诸侯王的过程中,缩小诸侯国的封地。随后,汉景帝又下令,封其十三子(太子刘荣不在此列)为王。此时,西汉一共有25个诸侯国,除江都国(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五子)外,都只剩下一个郡了。

“削藩策”虽不理想,但“削藩”的结果却比想象之中更加理想。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合适的地方,请联系本站删除,邮箱:599385753@qq.com。

精选图文

53237